重大突破:宇耀生物原研EP4受体药物有望治疗PD-1抗体无效冷肿瘤

2021-11-15

2021年11月5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IF=12.5)在线发表了宇耀生物科学家彭世鸿博士题为“Single-cell analysis reveals EP4 as a target for restoring T-cell infiltration and sensitizing prostate cancer to immunotherapy ” 的研究成果。

该研究通过对大量临床样本的单细胞测序,证实了EP4受体在前列腺肿瘤中的可靶向性,明确了EP4受体拮抗剂增敏PD-1抗体治疗晚期前列腺肿瘤的功能和机制,为EP4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这也是宇耀生物科学家团队近一年来,继发表在EMBO Molecular Medecine 期刊的科研成果后,又一次在EP4受体拮抗剂治疗肿瘤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

微信图片_20220822100458.png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缺乏有效的临床药物


前列腺癌是全球高发和高致死的中老年男性恶性肿瘤,其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日益上升,严重危害健康[1,2]。绝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后发展为难治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3]。目前FDA针对CRPC批准的药物有卡巴他赛[4]、阿比特龙[5]、恩杂鲁胺[3]和镭-223[6]等,但它们对CRPC患者的总体生存延长有限,进入CRPC阶段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很短[7]。另外,FDA还批准一些CRPC的免疫疗法,但总体效果不理想:如首个获批的肿瘤疫苗制剂Sipuleucel-T对CRPC治疗存在许多不足[8];另一种受到关注的免疫疗法—CTLA-4阻断剂Ipilimumab尽管在其他肿瘤疗效较好,但是在CRPC上疗效欠佳、且毒性明显[9];另外,PD-1抗体目前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10]


研究证明:EP4受体是前列腺肿瘤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


有研究表明,前列腺癌微环境中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是CRPC对免疫疗法耐药的重要原因[11]。在宇耀科学家本次发表的研究中,研究者首先利用单细胞测序等方法,明确前列腺素E2受体4亚型(EP4)在前列腺肿瘤免疫微环境中肿瘤上皮细胞、T 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TAM) 和多单核髓源性抑制细胞 (PMN-MDSC)的表达情况,确认EP4受体作为免疫微环境重要的调节分子是前列腺肿瘤免疫治疗的潜在重要靶点。

随后测试了宇耀生物自主研发的EP4受体拮抗剂YY001单独或者联合PD-1抗体治疗CRPC的效果。结果显示,YY001和PD-1抗体的联合用药在动物模型中显著减少了前列腺癌微环境中MDSC的浸润并抑制其功能,增强免疫微环境T细胞招募并增强其功能,从而显著抑制前列腺肿瘤生长和转移,这为EP4受体拮抗剂YY001的后期开发及临床适应症选择提供了扎实的理论依据。



微信图片_20220822100435.jpg

图1. EP4受体拮抗剂YY001与PD-1抗体联合调节免疫微环境治疗前列腺癌示意图

靶向EP4的YY001直接调节T细胞和MDSCs的分化和功能,通过间接调节肿瘤细胞因子的分泌改变T细胞和MDSCs的浸润及功能,逆转抑制性免疫微环境,将对PD-1抗体治疗响应较差的前列腺癌转化为对PD-1抗体治疗敏感的肿瘤。


YY001——宇耀生物自研“全球最优”(Best-in-class)EP4受体拮抗剂


YY001是宇耀生物重要产品管线之一,目前处于IND申报阶段,预计将在2022年一季度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EP4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GPCR),主要表达于骨髓细胞、T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是PGE2介导的肿瘤生存途径增强的主要因素,也是先天性和适应性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抑制因子[12]。YY001是宇耀生物自主研发的全新EP4受体拮抗剂,通过影响肿瘤免疫微环境调控免疫细胞的浸润和功能,从而表现出广谱的抗肿瘤活性。EP4受体拮抗剂除具有增敏PD-1抗体在前列腺肿瘤中的疗效外,也有研究表明,与放/化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能显著抑制结肠癌、肺癌以及其它抗 PD-1抗体耐药肿瘤的生长[13,14]

EP4受体作为一个有潜力的免疫治疗靶点,受到多家国际药企的持续跟进,日本卫材制药株式会社的E7046和小野药品工业株式会社的ONO-4578目前分别与默克(Merck)和百时美施贵宝(BMS)的PD-1抗体药物开展联合治疗肿瘤的临床试验。

宇耀生物YY001是原研高选择性EP4拮抗剂,相较处于临床试验各阶段的竞品,其生物活性提高了2-3倍,口服利用度及其他成药性数据也显著改善,是一个典型的Best-in-class 产品。

微信图片_20220822100441.jpg

彭世鸿  博士

彭世鸿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曾任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彭世鸿博士在学术上的兴趣一直聚焦于抗肿瘤小分子创新药的开发及其功能机制研究,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华东师范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科研支撑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上海市科委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学术论文8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0项,美国和加拿大发明专利各1项,其中5项已获得授权。